广州市

更新时间:2024-09-19 18:51

广州市,简称“穗”,别称羊城、花城、五羊城,广东省辖地级市,是广东省省会副省级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地处中华人民共和国华南地区,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的北缘,接近珠江流域下游入海口,总面积7434.40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10月,广州市下辖11个区。截至2023年末,广州市常住人口1882.70万人。

历史沿革

广州由秦汉起至明清2000多年间,一直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城市。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到唐朝时,这条海上“丝绸之路”称为“广州通海夷道”,其航程从广州起,经南海、印度洋,直驶巴士拉港,到达东非赤道以南海岸,这是16世纪以前世界上最长的远洋航线。到唐宋时期,广州已发展成为世界著名的东方大港,并首设全国第一个管理外贸事务的机构——市舶司;明清时期,广州更是特殊开放的口岸,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曾是全国惟一的对外贸易港口城市。鸦片战争后,中国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被迫开放广州、上海、宁波、福州、厦门五个通商口岸,广州一口通商的局面从此结束 。

秦朝,广州一直是郡治、州治、府治的行政中心。在秦末汉初与唐末,广州曾经两次出现过割据的小国,秦末期为南越国赵佗(秦的南海尉)自立为南越王,广州成为南越王都城(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111年)。唐代末期刘岩(又名刘龚)据广州称帝, 国号南汉(公元917年至971年)以广州作都城(当时称兴王府)。广州地区自秦代(公元前214年)定为南海郡开始,历代以来它的行政管辖地区,最小的范围也据有现广东省的中部与北部,最大的范围包括现广东、广西的大部地区。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在广州地区设南海郡。 当时南海郡尉任嚣在现中山四路旧仓巷附近修建城廓,称为“任嚣城”,广州为郡治所在地。秦汉时南海郡行政管辖范围北至观坪石,东至福建的漳浦附近,西至湛江,面积约14万平方千米,后赵佗续任南海郡尉。秦朝为了巩固在岭南的统治,从中原迁居五十万居民到岭南。秦末汉初时,赵佗自立为南越武帝,并把管辖范围扩展到雷州半岛与广西、桂林地区,以及越南北部。

汉武帝于公元前111年平定了南越国后,把原赵佗割据地区划分为九郡(后缩为七郡),广州仍称南海郡,归属交趾部后称交州,南海郡行政范围缩小,刺史治所在地曾移至广信(今肇庆市封开县,一说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广州城曾一度较前衰落。东汉末年,广州属于吴国,公元217年交州州治由广信东迁于番禺,公元226年并将交州改为广州,广州之名由此开始。汉代广州地区行政范围面积约10.5万平方千米。

晋代,广州仍称南海郡,为州治所在。但南海郡行政管辖范围比汉代有所缩小, 已将东部梅县、潮汕、惠阳等地区分出;晋代南海郡面积约4.6万平方千米,南、北朝与隋代,广州仍为州治,郡治所在,州郡范围略有变化。

唐代,广州称为广州都督府,是岭南道的道治与都督府治所在地;广州都督府行政界线南至宝安、中山,北至清远,西至四会、怀集,面积约4.2万平方千米。唐末期刘岩在广州称帝,号称南汉国,广州为兴王府,并在广州地区设置咸宁、常康二县,以模仿帝都长安。

公元970年,宋平南汉后,废兴王府仍称为广州(以后一直沿用广州名称),广州为广南东路路治地(简称广东。广东省之称自此开始)。广州行政区域范围面积约4.3万平方千米。各朝代,广州先后称广州路(元代),广州府(明、清时),均为省治地(元代广东省称广东道,明代称广东布政司,清称广东省)。行政区域范围虽有变化,但不大,直到清代广州府行政区域面积约3.1万平方千米。

解放前,国民党统治时,广州定为市,仍为省会所在地。广州市行政区域范围较前各历史时期大为缩少。南至河南全岛与芳村,东至车陂,北至白灰场,面积为248平方千米。解放后,广州曾一度划为直辖市,1954年全国行政区域调整时改为省辖市。2010年,举办了广州亚运会

行政区划

截至2021年,广州市下辖11个市辖区,市政府驻越秀区府前路1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广州市地处中国大陆南方,广东省的中南部,珠江三角洲的北缘,接近珠江流域下游入海口。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2°57′~114°3′、北纬22°26′~23°56′之间,总面积7434.4平方千米。东连惠州市博罗龙门两县,西邻佛山市三水南海顺德区,北靠清远市的市区和佛冈县韶关市的新丰县,南接东莞市中山市,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隔海相望。

地形地貌

广州市属于丘陵地带,地势东北高、西南低,背山面海,北部是森林集中的丘陵山区,最高峰为北部从化区与龙门县交界处的天堂顶,海拔为1210米;东北部为中低山地,有被称为“市肺”的白云山;中部是丘陵盆地,南部为沿海冲积平原,为珠江三角洲的组成部分。

气候

广州市地处珠江三角洲,濒临南海,海洋性气候特征显著,海洋和大陆对广州市气候都有明显的影响。广州市各地年平均气温在21.5℃~22.2℃之间,雨水资源丰富,平均年降水量为1800多毫米,年降水日数在150天左右。

水文

广州市地处南方丰水区,境内河流水系发达,大小河流(涌)众多,水域面积广阔,集雨面积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共有22条,河宽5米以上的河流1368条,总长5597.36千米,河道密度0.75千米/平方千米,构成独特的岭南水乡文化特色。

自然资源

水资源

广州市水资源的主要特点是本地水资源较少,过境水资源相对丰富。全市水域面积7.44万公顷,占全市土地面积的10.05%,主要河流有北江、东江北干流、增江流溪河白坭河、珠江广州河段、市桥水道和沙湾水道等,北江、东江流经广州市,汇合珠江入海。本地平均水资源总量79.79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78.81亿立方米,地下水14.87亿立方米。以本地水资源量及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的常住人口计算,每平方千米有106.01万立方米水资源,人均628立方米,是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二分之一。过境客水资源量1860.24亿立方米,是本地水资源总量的23倍。客水资源主要集中在南部网河区和增城区,其中由西江、北江分流进入广州市区的客水资源量1591.5亿立方米,由东江分流进入东江北干流的客水资源量为142.03亿立方米,增江上游来水量28.28亿立方米。南部河网区处于潮汐影响区域,径流量大,潮流作用强。珠江的虎门、蕉门、洪奇沥三大口门在广州市南部入伶仃洋出南海,年涨潮量2710亿立方米,年落潮量4088亿立方米,与三大口门的年径流量1377亿立方米比较,每年潮流可带来大量的水量,部分是可以被利用的淡水资源。

土地资源

广州市土地类型多样,适宜性广,地形复杂。地势自北向南降低,最高峰为北部从化区与龙门县交界处的天堂顶,海拔为1210米;东北部为中低山区;中部为丘陵盆地;南部为沿海冲积平原,是珠江三角洲的组成部分。由于受各种自然因素的互相作用,形成多样的土地类型。

生物资源

广州市栽培作物具有热带向亚热带过渡的鲜明特征,是全国果树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包括热带、亚热带和温带三大类、41科、82属、174种和变种,共500多个品种(其中荔枝就有55个主要品种),是荔枝、龙眼、黄皮、乌(白)榄等起源和类型形成的中心地带。蔬菜以优质、多品种著称,共有15类、127种、370多个品种。花卉包括鲜切花类(鲜切花、鲜切叶、鲜切枝)、盆栽植物类(盆栽类、盆景、花坛植物)、观赏苗木、食用与药用花卉、工业及其他用途花卉、草坪、种苗等七大类。传统品种和近年引进、开发利用的新品种共3000多个。粮食、经济作物、畜禽、水产和野生动物种类繁多,且不乏名优特品种,其中增城丝苗米是广州市第一个获得地理标志的保护品种。

2022年7月11日,华南国家植物园在广州正式揭牌。华南国家植物园依托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设立。

矿产资源

广州市的地质构造相当复杂,有较好的成矿条件。已发现矿产47种(含亚种),矿产地820处,大中型矿区25处。主要矿产有建筑用花岗岩、水泥用灰岩、陶瓷土、钾、钠长石、盐矿、芒硝、霞石正长岩、萤石、大理岩、矿泉水和热矿水等。区内能源矿产和有色金属矿产十分短缺,呈零星分布,规模较小,品位不稳定。

人口

截至2021年,广州市常住人口1881.06万人,城镇化率为86.46%。年末户籍人口1011.53万人,城镇化率为80.81%;全年户籍出生人口11.80万人,出生率11.82‰;死亡人口5.55万人,死亡率5.56‰;自然增长人口6.25万人,自然增长率6.26‰。户籍迁入人口24.16万人,迁出人口4.03万人,机械增长人口20.13万人。

截至2023年末,广州市常住人口1882.70万人,城镇化率为86.76%。年末户籍人口1056.61万人,其中,户籍出生人口11.58万人,出生率11.07‰;死亡人口7.69万人,死亡率7.35‰;自然增长人口3.89万人,自然增长率3.72‰。户籍迁入人口22.05万人,迁出人口4.28万人,机械增长人口17.77万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81.86%。

参考资料来源:

截至2021年,广州市有少数民族人口82.7万人,分属55个少数民族。其中,户籍少数民族人口约11.8万人,人数较多的主要有壮族、回族、满族、土家族、瑶族;非户籍少数民族人口70.9万人,人数较多的民族主要有壮族、回族、土家族、苗族、瑶族、侗族。广州市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增长最快、增幅最大的城市之一。

政治

经济

综述

2023年,广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30355.7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同)增长4.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17.78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7775.71亿元,增长2.6%;第三产业增加值22262.24亿元,增长5.3%。三次产业结构为1.05:25.61:73.34。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9%、15.0%和84.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161634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22938美元),增长4.5%。

2023年,广州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0%。分类别看,食品烟酒类上涨2.0%,衣着类上涨2.2%,居住类下降0.4%,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下降0.4%,交通和通信类下降1.5%,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4.2%,医疗保健类上涨0.5%,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3.4%。

2023年,广州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下降2.4%,其中,能源类下降3.1%,高技术类下降1.9%;轻工业下降0.2%,重工业下降3.1%;生产资料下降3.4%,生活资料下降0.9%。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比上年下降4.3%,其中,燃料、动力类下降6.1%,黑色金属材料类下降7.3%,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下降5.6%,化工原料类下降5.2%。

2023年,广州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2590.28亿元,比上年增长5.2%,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41.5%。“3+5”战略性新兴产业合计实现增加值9333.54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30.7%。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增长0.5%,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60.5%。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6%,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47.2%。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9.2%,占工业投资额比重为39.5%。现代服务业增加值14782.54亿元,增长4.9%,占第三产业比重为66.4%。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12595.49亿元,增长7.2%,占第三产业比重为56.6%。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为2835.20亿元,增长8.9%,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为25.7%。

参考资料来源:

2023年,广州市税务部门组织国内税收收入4745.83亿元,比上年增长6.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44.15亿元,增长4.8%;其中,税收收入、非税收入分别占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70.5%、29.5%。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971.66亿元,下降1.4%。其中,教育支出643.39亿元,增长2.6%;卫生健康支出364.70亿元,增长1.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47.10亿元,下降8.7%。

2024年7月27日,广州市统计局发布上半年经济运行简况。根据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4年上半年,广州市地区生产总值为14297.66亿元,同比增长2.5%。

第一产业

2023年,广州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82.79亿元,比上年增长4.2%。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0.08千公顷,增长0.7%;蔬菜及食用菌种植面积149.22千公顷,下降0.1%;花卉种植面积23.29千公顷,下降0.8%;园林水果种植面积71.51千公顷,增长1.5%。

2023年,广州市粮食产量15.19万吨,比上年下降1.2%;蔬菜及食用菌产量414.13万吨,增长0.6%;园林水果产量84.46万吨,增长3.2%;花卉产值77.66亿元,增长9.4%。

2023年,广州市肉类总产量8.34万吨,比上年增长5.2%。其中猪肉产量5.32万吨,增长5.2%。全年水产品产量48.40万吨,下降2.9%。其中,海水产品产量12.44万吨,下降15.9%;淡水产品产量35.97万吨,增长2.6%。

第二产业

2023年,广州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4%,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1.0%,民营企业增长4.4%,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下降2.6%。分生产规模看,大型工业企业下降2.1%,中型工业企业增长11.4%,小微型工业企业增长2.3%。

2023年,广州市规模以上汽车制造业、电子产品制造业和石油化工制造业三大支柱产业工业总产值合计比上年增长0.5%,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49.1%。其中,汽车制造业增长1.6%,电子产品制造业增长0.3%,石油化工制造业下降2.8%。

2023年,广州市先进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0.5%。其中,高端电子信息制造业增长3.2%,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业下降12.9%,先进装备制造业增长2.3%,先进轻纺制造业增长1.8%,新材料制造业下降0.1%,石油化工业下降1.7%。

2023年,广州市规模以上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0.2%,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24.0%,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5.0%,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5.4%,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1%,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0.4%,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下降6.5%。

2023年,广州市重点工业产品中,新能源汽车产量达65.16万辆,比上年增长1.1倍;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显示器、集成电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品产量分别增长47.1%、43.8%、29.3%和21.6%;家电产品保持较快增长势头,智能电视增长29.5%,家用房间空气清洁装置产量增长20.5%。

2023年,广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2324.22亿元,比上年下降5.2%;实现利润总额1389.71亿元,下降5.8%。亏损企业亏损额下降8.0%;企业亏损面26.0%。

第三产业

2023年,广州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012.62亿元,比上年增长6.7%。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零售额10067.92亿元,增长5.4%;住宿餐饮业零售额944.70亿元,增长23.3%。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销售商品分类中,汽车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5.3%,粮油、食品类增长8.9%,中西药品类增长1.8%,化妆品类增长15.8%,金银珠宝类增长6.2%,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8.6%,通讯器材类增长3.4%。

2023年,广州市商品进出口总值10914.28亿元,比上年增长0.1%。其中,商品出口总值6502.64亿元,增长5.8%;商品进口总值4411.64亿元,下降7.2%。进出口差额(出口减进口)2091.00亿元,增加649.82亿元。

2023年,广州市新签外商直接投资项目6629个,比上年增长92.6%。外商直接投资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83.22亿元,下降15.8%。

2023年,广州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3.6%。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增长0.7%,第二产业完成投资增长20.9%,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0.6%。基础设施投资比上年增长12.2%。其中,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6.6%,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85.5%;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23.0%,航空运输业投资增长19.6%;互联网和相关服务投资增长1.2倍。工业投资比上年增长21.4%。其中,汽车制造业投资增长18.0%,医药制造业投资增长26.6%,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投资增长15.5%,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投资增长67.9%。

2023年,广州市房地产开发业完成投资3134.40亿元,比上年下降8.7%。商品住宅开发投资2235.17亿元,下降8.1%。其中,90平方米及以下住宅完成投资730.90亿元,下降4.8%;90-144平方米住宅完成投资1084.76亿元,下降20.2%;144平方米以上住宅完成投资419.51亿元,增长37.1%。办公楼完成投资227.26亿元,下降21.5%;商业营业用房完成投资194.92亿元,下降15.9%。

2023年末,广州地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86638.33亿元,比年初增加6093.17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84902.47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76674.23亿元,比年初增加7261.82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73698.16亿元。

2023年末,广州市共有境内上市公司154家,比上年末增加9家,总市值17894.56亿元,比上年末下降9.8%。各类企业通过证券市场筹集资金2779.47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其中首次公开发行上市(IPO)9家,共计筹资人民币106.85亿元。全市共有证券公司5家,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76.61亿元,净利润76.76亿元,分别下降0.4%和6.9%。证券分支机构353家,股票账户数2373.42万户,代理股票交易额282733.00亿元,下降2.2%。期货公司7家,代理期货交易额80.82万亿元,增长8.4%;营业收入25.93亿元,增长5.2%;净利润6.35亿元,下降0.7%。基金公司2家,共管理公募基金74只,基金规模657.87亿份,基金净值753.31亿元,营业收入4.63亿元,净利润0.69亿元。

2023年末,广州市拥有保险法人机构5家,市场主体111家。全年原保险保费收入1741.85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其中,财产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381.70亿元,增长2.0%;寿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992.62亿元,增长19.6%;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367.53亿元,增长7.9%。保险赔款及给付支出558.91亿元,增长19.4%。其中,财产险业务赔款支出251.89亿元,增长15.6%;寿险业务赔付支出202.63亿元,增长60.2%;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业务赔付支出104.39亿元,下降15.7%。

2023年,广州市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4248.59亿元,比上年增长7.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2029.96亿元,增长12.2%;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515.99亿元,下降10.5%;金融业增加值2736.74亿元,增长7.5%;房地产业增加值2967.61亿元,下降0.7%;其他服务业增加值9662.48亿元,增长4.2%。

2023年,广州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8994.25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利润总额1729.68亿元,增长30.7%。分行业营业收入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15.6%,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5.6%,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13.2%,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长5.0%,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下降3.9%,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增长9.7%,教育增长9.1%,卫生和社会工作下降12.6%,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长32.9%。

2023年,广州市完成邮电业务收入1415.47亿元,比上年增长7.4%。其中,邮政业务收入963.42亿元,增长7.4%;电信业务收入452.05亿元,增长7.3%。快递业务量114.50亿件,增长13.0%;快递业务收入892.15亿元,增长6.2%。

2023年,广州市接待过夜旅游者5544.9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5.0%。其中,入境旅游者377.41万人次,增长1.4倍;境内旅游者5167.55万人次,增长40.8%。在入境旅游人数中,外国人131.58万人次,增长2.6倍;香港、澳门和台湾同胞245.83万人次,增长1.1倍。文旅消费总额3309.49亿元,增长47.3%。入境文旅消费26.79亿美元,增长1.5倍。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主词条:广州大学城广州第二大学城广州科技教育城

广州市教育历史始于西汉末年,三国时期,骑都尉虞翻曾在番禺虞苑办学。南宋时期,设有书院。清朝时,设立府学宫,为广州最高学府,而番禺与南海设有县学宫。除此之外,民间自行筹办义学与社学。清末年间,洋务派同治三年在广州开设同文馆,以培养翻译人才,大量教会学校也在此时成立,并在后来成立港澳分校,分别是培正、培道、培英、协和、真光。康有为光绪年间开办万木草堂以教授新学。当时书院林立,著名的有粤秀书院越华书院、圣心明德书院、羊城书院学海堂书院菊坡精舍应元书院广雅书院番山书院莲峰书院

2023年末,广州市研究生教育招生5.90万人,在学研究生17.29万人,毕业生4.55万人。普通(职业)本专科招生46.26万人,在校生146.86万人,毕业生46.17万人。技工学校招生9.31万人,在校生27.62万人,毕业生7.20万人。普通中学招生23.27万人,在校生64.30万人,毕业生18.67万人。普通小学招生27.25万人,在校生129.45万人,毕业生17.67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59.82万人。

科学技术

截至2023年底,广州市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5.2万件,获得中国专利奖105项,广东专利奖40项。拥有注册商标230万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5件,地理标志产品11件。全市作品著作权登记9万余件;259个植物新品种被农业农村部授予植物新品种权,39个农作物新品种通过国家审定。

2023年末,广州市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事业单位205家。国家重点实验室22家,省级重点实验室246家,市级重点实验室246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63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4家(含省级粤港澳科技企业孵化器5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3个,省级大学科技园8个。广州院士活动中心服务在穗全职院士人数65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3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4人。

2023年,广州市市属市场监管系统已建成的国家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共13个。全市市场监管系统直属法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11个,法定质量计量综合检测机构6个,获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批准筹建中的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3个,法定计量技术机构6个,标准化技术机构1个,特种设备综合检验机构1个。全市获得资质认定(CMA)检验检测机构1157家,获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组织21415家,获得强制性产品(3C)认证组织1102家。

2022年,“亚太城市产业可持续性指数”显示,广州市产业可持续能力位列亚太地区第13名。

文化事业

2023年末,广州市共有各类专业艺术表演团体(事业单位)14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分馆)244个,公共图书馆(不含分馆)14间。博物馆和纪念馆72个,国家综合档案馆13个。全市有广播电视台6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均为100%。

通信事业

广州市是中国三大通信枢纽、互联网交换中心和互联网国际出入口之一,国际出口带宽超2000G,是中国内地最大的互联网出口,国际局电路可直达70多个国家和地区,基本形成通达全球的网络架构。4G用户约915.8万户,规模全国第一。基本实现了光纤铺设到小区及部分商厦,并建立了宽带数据、交互式视频等业务平台。广州市话程控化、市话和移动电话普及率均居中国省会城市之首。

2018年5月,中国移动在广州等五个城市开展外场测试,每个城市建设超过100个5G基站。2019年6月,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开通运行,同年10月,成为首批5G商用城市。2021年12月20日,广州市打造全国首个5G专网+E-BLOCK智慧园区。2021年12月,在5G和千兆光网为代表的“双千兆”网络供给能力、用户发展状况和应用创新水平等方面都达标,获评为“千兆城市”。

医疗卫生

2023年末,广州市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不含村卫生室)5735个,其中,医院331个,妇幼保健机构12个,专科疾病防治机构7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6个,卫生监督机构14个。全市拥有床位11.71万张,比上年增长5.9%,其中,医院床位10.68万张,增长6.3%。全市各类卫生技术人员20.43万人,增长4.4%;其中,执业(助理)医师7.19万人,注册护士9.51万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技术人员2026人,卫生监督机构卫生技术人员386人。全市共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323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床位0.32万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卫生技术人员1.56万人;镇卫生院31个,镇卫生院床位0.24万张,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0.49万人。

2023年,广州市法定报告甲、乙类传染病发病总数17.83万例,死亡210人,发病率951.88/10万,死亡率1.12/10万。全市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向社会提供诊疗服务1.70亿人次,增长20.2%,提供住院服务400.01万人次,增长20.3%。

体育事业

截至2021年,广州市有体育场地共计35335个,面积达3898.85万平方米,农村体育健身工程覆盖率达100%。

2022年,广州市举办国际级、国家级单项比赛7场次。全市破全国纪录4人次,运动员共获得世界冠军4项次,获得亚洲冠军2项次,全国冠军38项次。全年开展各级各类大型全民健身活动赛事61项次,35.26万人次参加各级各类大型全民健身活动。全年体育彩票销售额52.75亿元,同比增长19.9%。

2025年,广州将承办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和残特奥会开幕式。

人民生活

2023年,广州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501元,比上年增长4.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607元,增长6.4%。

2023年,广州市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49480元,比上年增长5.7%;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27961元,增长6.6%。城镇和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1.2%、37.7%。

社会保障

2023年末,广州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1035.72万人,比上年末增长1.2%。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901.52万人,增长1.7%;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134.19万人,下降2.3%;参加失业保险718.69万人,增长0.5%,全年领取失业保险待遇人数为27.83万人,增长18.6%;参加工伤保险763.47万人,增长4.3%。社会医疗保险参保缴费人数为1414.2万人,增长1.6%,其中,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缴费人数为925.78万人,增长1.9%。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缴费人数488.43万人,增长1.2%。医疗保险基金收入770.78亿元,增长5.1%;年末医疗保险基金累计结余1712.76亿元,增长13.5%。

2023年,广州市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238元,同步调整特困人员供养标准等社会救助标准。全年医保部门认定并实施医疗救助157.5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3.6%。年末享受低保待遇的困难群众达4.67万人,其中,城镇1.84万人,农村2.83万人。享受特困救助供养的特困群众共1.05万人,其中,城镇0.63万人,农村0.42万人。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6.67万张,收养人员3.15万人。城镇各种社区服务设施3256个,其中,社区服务站2827个。共发行销售福利彩票40.54亿元,筹集福利彩票公益金11.54亿元。

截止2023年12月,广州建有长者饭堂1288个,2023年累计助餐超过910万人次。

交通运输

公路

铁路

广州修建的第一条铁路为广三铁路,于1903年通车运营。广九铁路是广州第二条铁路,于1911年全线通车。1936年,粤汉铁路全线贯通。1960年,珠江大桥建成,京广、广三、广九铁路连成整体。1974年,广州站建成启用。1994年,时速为160公里的广深铁路建成,成为中国第一条准高速铁路。2009年,中国第一条高铁大长干线京广高铁南段的武广高铁开通。

广州是中国最早探索城际铁路自主运营的城市。2020年11月,广清、广州东环城际开通运营,是为国内第一次由地方自主运营的城际铁路,可使用羊城通、岭南通、全国交通一卡通、广州地铁乘车码等方式乘车,

航空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三大国际航空枢纽机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空中丝绸之路”重要国际航空枢纽。飞行4F级。已成为中国面向东南亚和大洋洲地区的第一门户枢纽。开通国际航线149条,通达亚、非、欧、北美和大洋洲五大洲共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8年4月26日,二号航站楼正式投入使用,将满足年旅客吞吐量8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50万吨、飞机起降量62万架次的使用需求。2019年机场旅客吞吐量7338.61万人次,机场货邮行吞吐量254.85万吨,分别增长5.2%和2.2%。广州空港综合保税区正式获得国务院批复,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空港综合保税区。

航运

广州市自秦汉至明清2000多年间,一直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城市。汉武帝时期,中国船队从广州出发,远航至东南亚和南亚诸国通商贸易,东汉时期航线更远达波斯湾。唐代,广州发展成为世界著名的东方大港,也是当时世界最长的海路航线“广州通海夷道”的起点,中央王朝首先委派专门管理对外贸易的官员市舶使到广州。宋代,在广州首设全国第一个管理外贸机构市舶司。明清时期,广州更是特殊开放的口岸,一段较长时间曾是全国唯一的对外贸易港口城市。

广州港是千年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之一、华南最大综合性主枢纽港和集装箱干线港,是广州打造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战略支撑,是华南地区联通世界的重要门户。2021年,广州港货物吞吐量位居全国、全球第四,集装箱吞吐量位居全国第四、全球第五。

市内交通

【主词条:广州公交

广州公交车有市区巴士(含夜线)、广州BRT、城际巴士、机场专线、大学城专线(广字头、大学城字头)、华南楼巴、旅游线、高峰专线、科学城专线、商务线、地铁接驳线等路线;其中花都区、番禺区、南沙区、从化区、增城区五个郊区有自己的公交系统,另萝岗K01、K02为免费巴士。

海珠有轨电车1号线于2014年12月31日正式开通试运营。2020年7月1日,黄埔有轨电车1号线示范段提前开通。

广州市内居民多称“电车”,于1960年通车运营,是广东省内唯一一座有无轨电车系统的城市。线路共14条。

2010年6月22日开通了广州公共自行车服务。

大沙头码头、太平通津、太古仓、大阪仓码头、中大码头等。2022年6月,位于广州海珠区的琶洲港澳客运码头顺利通过竣工验收。

广州首条水上巴士线于2007年开始运营,该线串起芳村码头西堤码头天字码头中大码头四大码头。

【主词条:广州地铁

广州地铁1号线于1997年6月28日正式开通运营,使广州成为中国内地第四座 、广东省首座开通轨道交通的城市。截至2023年12月28日,广州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总里程达到653公里,“轨道上的大湾区”加速成型。广州地铁共有15条运营线路(1号线-21号线、广佛线及APM线),线网运营总里程589.4千米,共290座车站。

2023年12月30日,广州5条自动驾驶便民线将正式进入示范应用,线路包括生物岛1线、生物岛2线、知识城雍景湾便民线、广州塔路线、琶洲环线。市民无需预约可直接通过刷羊城通卡等方式支付车费搭乘自动驾驶巴士。此外,还将开放BRT夏园站——BRT文园站(地铁双岗站)之间的自动驾驶巴士试运行,以及生物岛1线、生物岛2线的夜班线路自动驾驶巴士试运行,市民乘客可在预约后免费乘坐。

历史文化

综述

广州市是国务院颁布的全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早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先民们就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秦代以前,居住在广东地区的是被称为“南越”(百越的一种)的少数民族,包括壮、瑶、黎族等。广州又称为羊城、穗城。传说古代有5位仙人,骑五色羊,羊衔谷穗,降临广州,把谷穗赠与百姓,祝愿这里“永无饥荒”。如今,越秀公园的五羊雕像已成为广州的象征。公元前214年,秦朝统一岭南后,在岭南地区设南海郡,建立番禺城(今广州),面积约0.05平方公里,从此开启了广州2200多年的建城历史。

直到唐代(716年),张九龄凿通大庾岭道(梅关古道)以后,番禺(广州)成为了岭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开始了从海外经番禺(广州)口岸进入中原的唐代海上丝绸之路时代。唐宋时期,梅关古道是中原及江南百姓因战乱等原因向广东珠三角大迁徙中最大的通道,逐渐形成广府人广府文化。有文字记载:“入岭至止南雄,不忘枌榆所自,亦号其地为珠玑巷。如汉之新丰,以致故乡之思也。广州旧族多由此迁。”

清代,广州十三行成为清帝国惟一合法的外贸特区,使广州成为中西贸易中心,以及中西文化交汇融合的中心。同时也吸引了大量来自全国各地与周边地区的富商巨贾与工商业者的定居,使清代广州的城市人口迎来大幅度的增长。

广州市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在近代史上有三元里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抗英斗争、孙中山领导的反对封建统治的“三·二九”起义(又称黄花岗起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州起义。广州既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策源地,又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斗争的英雄城市。

地名由来

“广州”作为一个行政区域概念,距今已经有1796年历史(截至2022年),“广州”二字在历史上的地域含义因时而异。西汉年间,长江以南被划分为三个州:扬州、荆州、交州。交州属下设立九郡,广州就属于交州南海郡。汉武帝平定南越国后,颁布圣旨称:初开粤地,宜广布恩信,意思是希望地方官员以怀柔政策管理此地。州府所在地因此定名为“广信”(一说今广西梧州,一说今广东封开),“广州”之“广”因此得名。

“广州”这一地名出现在三国年间。226年,孙权考虑到岭南地区过于辽阔,不易管辖,又因交州刺史士燮势力太大,遂决定把交州一拆为二,史称“交广分治”,“广州”作为一个地名从此出现,合浦以西为交州,合浦以东为广州。广州辖区范围相当于今广东、广西之大部。在隋朝前期,隋文帝设置了广州总管府。

人文

广州文化主要是属于岭南文化的“广府文化”,客家文化次之。广府文化广府民系的文化,是指珠三角广州府地区使用粤方言的汉族居民的文化。广州自古以来是广东乃至岭南区域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在建筑、艺术、宗教、戏剧、音乐、文学、绘画、工艺、饮食、园林、风俗等各个文化领域,处处表现出悠久的历史渊源和鲜明的个性。

非遗

截至2021年,广州市共有市级非遗代表作118项(人类非遗项目2项、国家级项目21项、省级项目81项),非遗传承人208名(国家级12名、省级79名),非遗传承基地47个。

学派

南宋时期,南宋名臣崔与之与弟子李昴英在广州创立了岭南历史上第一个学术流派--菊坡学派,是当时岭南学术的主流学派,他们强调的是经世致用的学问。李昴英是岭南历史上第一位探花,其重要门生有张镇孙陈大震李春叟、何文季等。明代,湛若水在继承陈白沙学说的基础上,创立了“甘泉学派”。清代,广州形成了以陈澧为代表的“东塾学派”,其著作《汉儒通义》论证了汉学宋学门户之见是毫无依据的,主张打破门户之见;《东塾读书记》更传到日本,成为日本高等学校治汉学专业的必读书。鸦片战争后,康有为在广州创办“万木草堂”,培养维新变法人才以变法强国,培育了一大批思想进步锐意创新的社会精英,为辛亥革命积蓄了巨大能量。

武术

广州黄埔龙形拳是龙形拳的重要流派。1850年前后,归善县(惠州市)梁化圩客家人林合随来到当地的福建南少林和尚海丰、广进练习南少林武术。后来他加以改良,遂成开派宗师。是一种以意导形、攻守合一的传统南派拳术。

舞蹈

 广府龙舞又称广府大金龙,属中国龙舞中的“南龙”,广府龙舞源自隋唐时期祭拜南海神的习俗,后逐渐演变成新年春节、迎神赛会的助阵表演,成为人们祈求人寿年丰必有的民俗,并逐渐流传至港澳地区。

文学

东汉,广州汉议郎学者杨孚写出了我国第一部地区性的物产专著《异物志》,是广东最早著书立说的学者。宋代,珠三角成为岭南文学中心,广州的崔与之李昴英是有全国影响的人物,崔与之更是开岭南宋词之始。明代,广州以南园前五子南园后五子诗社为代表的文人社团盛行。清代,广州出现了以“岭南三大家”和“岭南七子”为代表的一批诗人,使岭南诗坛与中原、江浙诗坛三足鼎立。“岭南三大家”的诗作在清代诗坛享有极高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居于重要地位。

民俗

广州迎春花市在南汉时就已有之,到19世纪中叶,花市例定在除夕前几天举行,花木涌入城市,十里长街,市民结伴“行花街”,热闹非凡,越办越旺,发展到珠江三角洲的许多城市都有此俗。

广州民俗还有飘色醒狮龙狮鳌鱼舞黄阁麒麟舞市桥水色鱼灯乞巧、凤舞、八音锣鼓木鱼书龙舟北帝诞生菜会波罗诞郑仙诞、金花诞、何仙姑诞等。

语言

广州方言,中国南方地区的重要方言之一。广义的广州方言又称“广府话”、“白话”,属粤方言广府片,是粤语的代表方言,通行于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粤中和粤北部分地区,以及广西东南部。狭义的广州方言广州话,专指广州市区通行的粤语。粤语为现代汉语方言的七大方言之一。广州是粤语区的中心,广州市区的方言是所有粤语区(包括香港、澳门在内)的标准语,广州话在整个粤方言中最具权威,有着粤方言“普通话”的地位。广州方言一方面继承、保留古汉语的特点,另一方面吸收一些南方非汉语的成分,与普通话和其他方言有较大的差异,具有自己特有的语音特点。普通话有4个声调,广州话的声调有9个。

广州本地居民以讲广州话(粤语广府片)为主,因为广州是广府民系的核心地带,广府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广府民系占广州本地人口近八成。

客家方言主要分布在增城区、花都区、从化区、白云区等区,天河区、越秀区、番禺区亦有客家古村落分布。其中增城区客家话居民约占全区户籍人口的40%左右;花都区客家话人口约占全区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从化区客家话人口约占全区总人口20%;白云区客家话人口约占全区总人口7%左右等。

绘画

岭南画坛从明清起有较大发展,人才辈出,广州有林良颜宗何浩张誉黎简谢兰生罗天池居巢居廉苏六朋陈璞等。20世纪初,在广东产生了“岭南画派”,创始人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均为番禺人。他们在中国画的基础上融合东洋、西洋画法,自创一格,着重写生,章法、笔墨不落陈套,色彩鲜艳,学者甚众,与京津派、海派三足鼎立,成为20世纪主宰中国画坛的三大画派之一。另外通草画是19世纪起源于广州的一种绘画艺术。

音乐

明清时期是岭南古琴艺术的兴盛期,著名曲目有《碧涧流泉》、《水东游》、《双鹤听泉》、《渔樵问答》、《鸥鹭忘机》、《平沙落雁》、《乌夜啼》等。清末民初,珠江三角洲一带产生了广东音乐,创作出《平湖秋月》、《杨翠喜》、《旱天雷》、《倒垂帘》、《雨打芭蕉》、《步步高》、《蕉石鸣琴》、《赛龙夺锦》等著名乐曲。20世纪40年代后,不少广东音乐名曲更成为了国宴、迎宾音乐而被誉为“国乐”。番禺区沙湾镇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广东音乐之乡”。广东音乐岭南画派粤剧并称为“岭南三秀”。

戏曲

粤剧,源自南戏,广泛流传于广东、港澳和海外华人社区。粤剧艺人在广州黄沙成立八和会馆,此后广州逐渐成为粤剧活动的中心之一,在广州的粤剧著名剧目有《帝女花》、《紫钗记》、《牡丹亭惊梦》、《双仙拜月亭》、《再世红梅记》、《蝶影红梨记》、《香罗冢》、《红了樱桃碎了心》、《血染海棠红》等。广州历来的粤剧剧团有觉先声剧团、广东省粤剧团、广州粤剧团广州红豆粤剧团等等。

工艺

“三雕一彩一绣”是广州市传统工艺美术的主要代表,即广州象牙雕刻广州玉雕广州木雕广彩广绣广雕还包括广州榄雕石雕砖雕骨雕贝雕等。广彩是广州特有的釉上彩瓷工艺品,已有300多年历史。作为外销瓷,广彩在清代享有崇高的国际声誉,有“世界官窑”之称,欧洲许多国家的皇室用瓷都是广彩瓷品。广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唐代成为朝廷贡品,到明代中期已扬名海外,18世纪风靡了英国皇家及上流社会,英、法、德、美各国博物馆均有收藏,故宫博物院也收藏有不少广绣的优秀作品。

建筑

镬耳屋是岭南传统民居的典型代表,分布于大珠江三角洲、粤西地区,因其在屋的两边墙上筑起两个像镬耳一样的挡风墙而得名。镬耳屋象征着官帽两耳,具“独占鳌头”之意。在明清时期,一般是出过高官的村落,或有功名的乡绅方能采用,后来只要是发了财的村民,都会建造一所镬耳屋以显示其富有与气派。

西关大屋是清末豪门富商在广州城西“西关角”(今荔湾区)一带兴建的具岭南特色的广州传统民间住宅形式,被称为“西关大屋”,主要分布在多宝路宝华路龙津路西、上下九路等地。清末至民国时期,广州还出现了东山洋房石室圣心大教堂沙面租界等的欧陆风情建筑,以及从新加坡香港等英属殖民地传入的骑楼建筑。

2022年7月5日,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广州市历史建筑名单,根据公布内容,广州市第一至七批共828处历史建筑。

主词条:广州市历史建筑名单

园林

岭南园林是主要指狭义的广府园林。在建筑形式上,岭南园林有比较鲜明的特色:一是体型轻盈、通透、朴实,体量较小。二是装修精美、华丽,大量运用木雕、砖雕、陶瓷、灰塑等民间工艺、门窗格扇、花罩漏窗等都精雕细刻,再镶上套色玻璃做成纹样图案。三是布局形式和局部构件受西方建筑文化的影响。广州市现存的清代古典式岭南园林余荫山房,是岭南四大园林之一。

宗教

广州市宗教历史源远流长。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五大宗教俱全,除道教属中国本土宗教外,其余的均由国外传入。传入广州市时间最早的是佛教(255年),其次是道教(306年),伊斯兰教于唐初传入,天主教和基督教分别在明末、清初传入广州。广州宗教文化底蕴深厚。至2014年末,广州市依法登记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有81个,信教群众118万人。在广州旧中轴线上分布了五大宗教近10间重点寺观教堂。

风景名胜

截止2024年,广州市共有68个A级旅游景区,其中5A级景区2家、4A级景区31家、3A级景区34家、2A级景区1家。其中以花城广场广州塔白云山长隆旅游度假区珠江夜游陈家祠宝墨园沙面石室圣心大教堂岭南印象园沙湾古镇越秀公园西汉南越王博物馆中山纪念堂黄埔军校南沙湿地公园百万葵园海珠湖国家湿地公园从化温泉九龙湖度假区等景点最为盛名。此外,还有始建于隋朝的南海神庙,明朝的五仙观镇海楼莲花塔,清朝的陈家祠余荫山房等。近代革命历史纪念地有毛泽东同志主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广州起义烈士陵园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黄埔军校中山纪念堂洪秀全故居等。

2021年,广州市接待过夜旅游人数4307.7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0%。其中,入境旅游者164.77万人次,下降21.4%;境内旅游者4142.96万人次,增长4.3%。在入境旅游人数中,外国人35.05万人次,下降25.4%;香港、澳门和台湾同胞129.72万人次,下降20.3%。旅游业总收入2885.89亿元,增长7.7%。旅游外汇收入10.77亿美元,下降26.2%。

特产美食

饮食文化

广州市是中国十大美食之都,民间有“食在广州”的美誉。广州菜粤菜的主体和代表,用料广博,选料精细,技艺精良,清而不淡,鲜而不俗,嫩而不生,油而不腻。口味上以清、鲜、嫩、滑、爽、香、脆为主,追求原料的本味、清鲜味。既符合广东的气候特点,又符合现代营养学的要求,是一种科学的饮食文化。

特色美食

广州市著名的菜点有:白切鸡烧鹅烤乳猪红烧乳鸽蜜汁叉烧上汤焗龙虾清蒸石斑鱼白灼虾干炒牛河广东早茶等。广州特色小吃有萝卜牛腩牛杂云吞面及第粥艇仔粥布拉肠粉猪肠粉荷叶包饭钵仔糕鸡仔饼等。广州饮食业由“四园”为代表,分别为东园酒家、南园酒家、西园酒家和北园酒家,再辅以诸如广州酒家泮溪酒家莲香楼陶陶居等有上百年历史的老字号。

著名人物

广州市历代名人辈出,代代相传。秦朝任嚣,汉朝赵佗,晋朝葛洪,唐朝慧能,明朝湛若水,清朝学者屈大均、阮元,禁烟领袖林则徐,农民起义领袖洪秀全,洋务派代表人物张之洞,思想政治家康有为、梁启超,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推翻几千年封建统治的孙中山等。

对外交流

领事机构

截至2024年3月21日,各国驻广州总领事馆达到69个,数量居全国第二位。广州是世界城市和地方政府联合组织的创始会员。

友好城市

截至2024年3月31日,广州市已与68个国家的106个(省)城市建立友好关系。

合作交流

截至2023年12月,广州共有国际友好合作交流城市67个。

友好港

2024年8月8日,广州港与美国长滩港正式签署友好港合作协议。广州港友好港数量达到60个,位居全国第一。

城市荣誉

荣誉称号

2018年,广州市人类发展指数居中国第一位,国家中心城市指数居中国第三位,被GaWC评为世界一线城市。

广州之最

全球最大单体航站楼——广州白云国际机场

全国第一支采取地(市)建团模式组建的人民解放军预备役部队——广东陆军预备役步兵第一团

全国最长的城市高架路——人民路和六二三路高架路

改革开放后全国第一个综合性大型体育设施——广州天河体育中心

全国第一个牛仔布纺织企业集团——牛仔布纺织企业集团

全国率先实行骨灰撒海——1988年4月,广州便在全国率先实行骨灰撒向大海的殡葬改革。

全国第一个骨灰植树还林集中安葬点——1988年,广州市民政局会同园林局在白云山畔开辟了“思园”骨灰树葬区。

全国第一个针织品企业集团——广州针织品企业集团

全国最大的县级体育场馆——番禺县英东体育场馆

全国首次举办大规模妇女运动会——广州市首届妇女运动会

全国第一个采用招标方式成片改造的旧城区——广州市东风街

全国第一家百万创汇俱乐部——百万创汇俱乐部

全国首座“智能报刊朗读亭”——广州报刊亭

全国容量最大的城市人口基本信息数据库——广州市人口基本信息检索子系统第二版

全国第一部地方性成人教育法规——《广州市职工教育管理条例》

国内首条大尺寸OLED面板生产线——8.5代oled面板生产线

全国劳动模范比率最高的小煤店——红山煤店

全国赴港演出场次最多的艺术团体——广州杂技团

全国最大的天然式鸟笼——白云山鸣春谷鸟笼

全国省会城市中第一个全面实施住房制度改革——《广州市住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全国第一个市级社会科学基金会——广州市社会科学基金会

全国第一家非政府民调机构——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

全国技术设备最先进的水泥厂——珠江水泥厂

全国第一个亚热带国家森林公园——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

全国首次民办民评领导干部活动——“广州地区十大杰出公仆”评选活动

全国第一条新式游览观光索道——白云山索道

全国第一家心脏瓣膜生产企业——广州太平洋生物医学制品有限公司

全国规模最大的110应急联动中心——广州市公安局110电话报警服务台

全国最早与企业界合办的文学期刊——《广州文艺》

全国最早的商品住宅小区——东湖新村

全国第一种被列入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的中成药——华佗再造丸

全国首家开发性花卉科研机构——广州花卉研究中心

全国第一家现代化啤酒企业——广州珠江啤酒集团有限公司

全国第一个加入世界游乐组织的游乐园——东方乐园

全国第一家信息交易所——南方市场信息中心信息交易所

世界最高大的北回归线标志塔——从化北回归线标志塔

全国第一部地方性经济合同管理法规——《广州市经济合同管理规定》

全国首个在北京召开的城市社会发展战略讨论会——广州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设想讨论会

全国第一所由女性创办的民办弱智学校——广州至灵学校

全国第一家由中国人自主经营管理的白金五星级酒店——花园酒店

全国最早成立女厂长(经理)联谊会——广州市女厂长(经理)联谊会

全国最大的易拉罐生产企业——广州美特容器有限公司

全国最大的内陆型出入境口岸——广九直通车站

全国最早取得外贸经营权的工业品贸易中心——广州工业品贸易中心

全国最早集中办理涉外政务的机构——广州市外经贸事务总汇

全国第一部反映个体经济的电影——《雅马哈鱼档》

全国率先使用现代化的通信设备——无线电脑数字显示传呼机

全国第一个实行经济自立的医药研究所——广州市医药工业研究所

全国第一支企业与体委合办的运动队——广州白云足球队

中国戏曲艺人首次个人演唱会——红线女粤曲独唱会

全国首创机器人审批商事登记——广州市“人工智能+机器人”(air)全程电子化商事登记系统

一线城市首个“中国制造2025”试点方案——《广州市建设“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实施方案》

全国地方政府第一家金融风险监测防控中心——广州金融风险监测防控中心

全国最大机器人展——2017中国(广州)国际数控机床展览会

全国第一个城市消费者组织——广州市消费者委员会

全球第一款可载客的无人驾驶飞机——亿航184自动驾驶载人低空飞行器

全国第一家民办股份制医院——广州益寿医院

全国发行量最大的医学科普刊物——《家庭医生》杂志

全国最大半潜船——“新光华”号半潜船

全国首创海关证照邮政速递——《报关单位注册登记证书》

影响力全球业界第一——第120届广交会

亚洲最大耙吸式挖泥船——“浚洋1”

国内首次举办大型集体婚礼——首届广州国际集体婚礼

国家首个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综合改革试验田——中新广州知识城

地铁首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广州地铁“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安全与运维保障国家工程实验室”

全国最大内贸车滚装船——“玉衡先锋”轮

国内首款伴随式税务机器人——“税小悦”

国内首家会展经济创业孵化器——多维众创空间

全国首艘全国产深海潜水器母船——“探索一号”轮

全球首款石墨烯电子纸——广州奥翼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全国首个跨境电商商品质量溯源体系——南沙自贸区

国内最大汽车滚装码头——海嘉汽车码头

全国第一个获国际金奖的园林——芳华园

全国首家自贸区法院——广东自由贸易区南沙片区人民法院

珠三角首个大型纯电动公交车充电站——潭村公交车场充电站

华南首家航空俱乐部——展卓航空俱乐部

全国第一座四层双环互通式立交桥——区庄立交桥

新中国第一部地方年鉴——《广州经济年鉴》

全国最大的自升式海上钻井平台——“华海一号”

全国首例智能机器人服务——广州南站

全国最早的家务劳动服务公司——荔湾区家务劳动服务公司

全国最大的地下商场——南方大厦地下商场

中国首个英国金融培训中心——英国金融培训中心

全国第一家由中国人自行设计建造的五星级宾馆——白天鹅宾馆

全国第一家报道和研究婚姻家庭问题的综合性月刊——《家庭》杂志

华南地区第一家专纺高支纱的棉纺厂——广州第二棉纺厂

全国最大的园林式花园——云台花园

国内第一台百万千瓦级核反应堆压力容器——东方电气(广州)重型机器有限公司生产制造

国内客运专线跨度最大的连续刚构桥——西华海特大桥

全国第一个举办奥林匹克科学大会——2008年奥林匹克科学大会

全国第一座临终关怀服务楼——广州市老人院慈爱大楼

全国第一个政协文史资料工作网站——广州文史网站

全国第一个市级社会科学基金会——广州市社会科学基金会

全国第一家中外合资钢铁企业——广州钢铁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全国现存年代最早的宫署遗迹——西汉南越国宫署遗址

全国第一个按航空中枢理念设计、建设和运营的机场——新白云国际机场

亚洲最大的野生动物主题公园——广州香江野生动物世界

全国树种最多的树木公园——广东树木公园

全国大中城市率先建立廉租住房保障制度——广州市于1986年开始实施住房保障工作

“非典”创造世界最高治愈率和最低死亡率——广州市在国内首创“以户为主”的隔离模式,总结出“四早三合理”的治疗经验

全国首创半潜驳移动干坞法建过江隧道——仑头至生物岛隧道

世界最长的剪纸——《妙剪百家姓》

在地铁施工中创造多个全国第一——广州地铁五号线

中国举办世界级羽毛球赛事最多的城市——广州市

全国首个推行免费婚检的省会城市——2007年4月1日起,广州市范围内全面实行自愿免费婚前医学检查

全国第一条由114直接转接的心理咨询热线——“114—赵广军生命热线”

全国最早研制中药炼剂和植化药物的企业——广州星群制药厂

中国民航最早的通用航空服务——广州市租用飞机喷洒灭蚊蝇药物

全国最早的市级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广州市工业产品检验所

首次全国游泳运动大会——1952年9月14~16日在广州市越秀山游泳场举行

全国最早的眼科中心——中山眼科中心

全国第一家乳胶制品厂——广州第十一橡胶厂

全国第一个市级绿化委员会——广州市绿化工作委员会

全国最大的粤菜清真饭店——回民饭店

全国第一部地方植物志——《广州植物志》

全国最早出口蓄电池的企业——广州蓄电池厂

全国第一部木偶彩色舞台艺术片——《芙蓉仙子》

全国首创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

全国第一家天然香料生产企业——广州百花香料厂

全国规模最大的造纸厂——广州造纸厂

新中国最早承建高层建筑的施工单位——广州市住宅建设公司

亚洲规模最大的罐头厂——广东罐头厂

全国第一家聚乙烯生产厂——广州塑料厂

全国生产规模最大的苎麻纺织厂——广州苎麻纺织厂

全国第一个报刊服务合作社——广州市报刊服务合作社

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容国团

全国最大的亚热带植物园——华南植物园

全国率先实行骨灰撒海和入土植树殡葬改革——1988年4月,广州市殡葬管理所在全国率先实行骨灰撒向大海的殡葬改革。1989年,广州市实行骨灰入土植树造林的殡葬改革

全国第一台发电机控制屏——广州南洋电器厂

全国第一个获国际奖的木偶剧目——《孙悟空三调芭蕉扇》

全国第一家专纺高支纱的棉纺厂——广州第二棉纺厂

全国最大的园林酒家——泮溪酒家

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元里平英团遗址、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广州公社旧址、光孝寺

新中国最早组建的国家远洋运输企业——中国远洋运输公司广州分公司

新中国开辟第一条远洋货运航线的货船——“和平”轮

新中国第一艘自营远洋轮船——“光华”轮

全国首创网毽比赛——广州市体委于1963年举办第一届网毽邀请赛

全国首创玉球镂空雕刻——南方玉雕工艺厂

全国最早生产电饭煲的企业——广州电饭煲厂

全国最早生产微晶锌板的企业——广州锌片厂

全国规模最大的华侨住宅区——华侨新村

全国第一家专业照相材料生产企业——广州摄影化学材料厂

全国规模最大的迎春花市——广州迎春花市

全国首创多种新型锅炉——广州锅炉厂

高度领先全国的摩天高楼——广州宾馆、白云宾馆、广东国际大酒店、中信广场

新中国首航沿海南北航线的轮船——“黎明”轮

中国第一家出口汽车闪光器的企业——广州汽车电器厂

全国最大的导弹驱逐舰——广州造船厂承造

全国最大的立德粉生产企业——广州立德粉厂

全国第一个小学游泳池——广州市越秀区净慧路第二小学简易游泳池

世界fpso改装的新纪录——fpso“萨卡里玛”轮改装项目

全国第一台采用中规模集成电路及数字显示等技术——广州金星仪器厂

全国最早研制数控机床工具系统的企业——广州工具厂

全国第一家生产粉状聚丙烯酰胺的企业——广州南中塑料厂

全国最早实行集中管理预算外资金——1978年1月1日,广州市对部分预算外资金实行集中专户统一管理

全国率先实行扬手即停服务——广州市出租汽车

全国第一家生产录音录像带和激光唱片的影音公司——太平洋影音公司

全国开办最早的中药材专业市场——广州清平中药材市场

全国率先放开农副产品价格——1979年起,广州市在全国率先改革价格体系和价格管理制度,率先放开、搞活农副产品价格

全国率先授予“荣誉市民”称号——1979年7月,广州市革委会在全国率先举行授予“广州市荣誉市民”称号活动

全国率先引进外资开发房地产——1979年10月,广州市东山区引进外资住宅建设指挥部与香港宝江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兴建东湖新村住宅区

全国最先试行定船承包经济责任制的远洋轮——“玉林”轮、“陆丰”轮

全国第一艘国际旅游船——“明华”轮

全国第一个世界卫生组织 初级卫生保健合作中心——从化合作中心

全国最早生产出口空调机的工厂——广州无线电专用设备厂

全国最早生产工艺微型小提琴的企业——广州长征提琴厂

全国第一份足球专业报纸——《足球》报

全国首次发现和成功分离新型沙门氏菌——1980年4月,广州市卫生防疫站首次发现和分离成功的新型沙门氏菌

全国最早与境外合作的汽车驾驶员培训中心——广州汽车驾驶员培训中心

中国乐器制造业第一个国际比赛金奖——广州高级小提琴

全国率先开办特快专递业务——广州市邮政局于1980年在全国率先开办特快专递业务

全国第一台液压迈步式凿井工作盘——1980年,mvp液压迈步式凿井工作盘在广州第四煤矿通过了验收鉴定

全国第一家音乐茶座——东方宾馆音乐茶座

首个世界性代谢病学会落户广州——世界中联代谢病专业委员会

首家全国性消费金融公司——中邮消费金融有限公司

全国最高规格的中国象棋赛事——“五羊杯”中国象棋赛

国内首个区域性国家级孵化器服务联盟——广州地区国家级孵化器创新创业服务联盟

全国第一家集装箱生产厂——广州造船厂集装箱分厂

首个国外商家在中国开设的跨境电商体验店——新西兰零售商“三和”在花城汇开设“三和”保健生机馆

全国第一个程控电报自动转报系统——1981年2月22日,广州市电信局筹建的计算机控制电报自动转报系统正式投入运营

全国最早试办的老人之家——广州岭海颐老会

全国第一家自选超级商场——广州友谊商店自选超级商场

引进全国第一条快食面生产线——1981年,经广州市政府批准,广州市白云米面制品厂从日本引进了全国第一条快食面生产线成套设备

全国对外开放口岸最多的城市——广州市

首创“友爱公益巴士” ——广州市

全国首次时装文艺表演 ——羊城针纺织品时装展览会

国内首家教育股权众筹公司——广东当代首嘉教育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全国首个专家共识——2024年1月,由广东省预防医学会宫颈癌防治专业委员会制定的“HPV疫苗接种安全性中国专家共识”在广州发布

首台国产商业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2024年1月20日,TH-F120在广州市黄埔区正式发布

中国首个城市开放道路场景下L4级自动驾驶货运车——文远货运车

全国首家由政府主导兴办的志愿者学院——广州志愿者学院

全国首创“志愿时”系统——i志愿

全国首条12英寸智能传感器晶圆制造产线——广州增芯科技有限公司

全国首个区域级电力市场管理委员会——南方区域电力市场管理委员会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