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花市

更新时间:2024-09-15 12:31

迎春花市是广府地区春节前夕规模最大的一项传统民俗,形成于明清时期,流行于珠三角以及香港、澳门等地。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渊源

宋朝人过年时会在餐桌上摆放一种叫“百事吉”的利市——将柿子、橘子和柏枝放到同一个盘子里,是为“柏柿橘”,寓意“百事吉”。粤方言“橘”“桔”与“吉”是同音字,广府人家新春期间家家户户都会在家里摆放一些桔盆,还会在年桔树上挂些“利是”封,寓意来年如意吉祥。

据说,从唐朝起,广府民间已经有专门栽培以供贺年的年桔。到了明清时期,柑橘业已发展至商品生产时代,年桔在芳村、番禺、南海等地均有种植。广州迎春花市形成可追溯至明朝,当时广州芳村的花棣(今花地)已成为花木产区,搭起一排排展卖鲜花鲜果及年宵用品的竹棚,人们称之为“花街”。

清中期,在藩署前(今广东省财政厅前)出现夜间花市,19世纪60年代渐成年宵花市,迁至今天的北京路。当时城内设两个花市,一个在双门底(今北京路),另一个在西关十八甫。年桔、水仙、桃花是广府人在春节期间摆设的三大传统名花,而且规模越来越大,花色品种不断增多,成为广府民俗文化。

民国时期,黄佛颐编撰的《广州城坊志》引潘贞敏《佩书斋诗钞·花市歌》小序云:“粤有藩省前,夜有花市,游人如蚁,至彻旦云”。这都说明历史上广州花市规模之大,且形成了夜市,有了相对固定的地点。到了19世纪60年代初期,分散的花市基本上固定在春节前几天。

主要活动

广州的迎春花市一年举行一次,每次于春节前年廿八开始,至年初一凌晨结束,地点为广州市的八大花街,分别是越秀区的西湖、教育路花市,越秀区的大沙头三马路花市,荔湾区的荔湾北路花市,海珠区的江南西路花市,天河区的体育中心花市,黄埔区的大沙地花市,芳村区的花地花市以及白云区的新市大街花市等。

广州的迎春花市在布局上有一定的规格,一般分为花牌楼、前段、中段和尾段几个部分,不同的部位出售不同的花种和物品。如花廊中段一般摆放盆头,花廊的尾段主要摆放水族之花——金鱼和其他观赏鱼类。花市的花,按包装形式可分为枝头、盆头、散花(花脚)三大类,枝头主要有桃花、银柳花、吊钟花等,盆头有茶花、兰花、芍药、月桂、玫瑰等,散花主要有菊花、剑花、银柳、鸡冠花等。

深圳市迎春花市始于1982年,从1986年的第五届迎春花市开始由罗湖区政府承办,1998年起,爱国路成为每年花市的固定举办地。花市举办期间,爱国路千米长街被装扮成缤纷的鲜花海洋。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广州花市的历史充分反映了广州种花、卖花业的繁荣发达与广州商品经济的发展。广州花市广采博收,品种越来越多,形式越来越广泛,充分体现了岭南文化的兼容性特征;而且广州迎春花市与广州人的生活密切相关,并融合了广州人“讲意头”的传统,形成自己独特的花卉语言,如金桔是最受欢迎的,因为粤语中“桔”和“吉”同音,买一盆放在家里象征大吉大利;桃花,则象征大展鸿图(桃),青年人则希望能行桃花运,遇上合意的伴侣;水仙则象征富贵吉祥等,自古以来还围绕迎春花市形成了“花市文学”,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无论在历史学、文化学还是文学等方面均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传承状况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与传统迎春花市相比较,现在的花市规模越来越大,花卉品种也越来越丰富,但是传统韵味却越来越淡化,而且每年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负责组织管理工作,对各方面都是一个不小的负担,花市面临经济亏损的局面,急需加大保护和扶持的力度。

社会影响

重要活动

2000年以来,天河花市主要设在天河体育中心。由于环境好,规模大,交通畅,氛围浓,天河花市一直备受关注,吸引了大量市民和国内外游客,日均游客达50万人次,除夕当日超80万人次。

2020年1月10日,广州白云机场“浓缩版”花街向中外旅客开放。

2020年1月22日至1月25日凌晨2:00时,天河花市开放。花市活动包括传统迎春花市和花市嘉年华活动两个部分,现场有岭南龙狮表演,还有非遗、文创项目展出,同时天河对口扶贫单位的特产也在花市亮相。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