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

更新时间:2024-09-19 08:44

湖南师范大学(Hunan Normal University),简称“湖南师大(HNNU)”,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入选首批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是教育部湖南省重点共建的部省共建“双一流”建设高校之一。

历史沿革

国立师范学院

国立师范学院于1938年创立,是中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国立师范学院,究其渊源可以追溯到公元976年由北宋潭州太守朱洞所创建的岳麓书院。

1938年10月27日,为适应抗战的需要,国民政府教育部在湖南省安化县的蓝田镇成立国立师范学院,廖世承为院长,众多知名学者汇集于此,其中有钱基博钱钟书皮名举孟宪承陈传璋高觉敷储安平等著名学者,建院之初设立国文、英语、史地、数学、理化、教育和公民训育7个学系,学制五年。

1944年因日寇进犯湖南,长沙失守,学院西迁溆浦。

1946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迁衡山县南岳镇,1949年底,国立师范学院并入湖南大学,从南岳迁址长沙岳麓山。

湖南师范学院

1953年8月院系调整,湖南大学撤销,成立了中南土木建筑学院(今湖南大学)和湖南师范学院,其中湖南师范学院以国立师范学院为基础,其中包含原湖南大学文教学院的中国语文系、教育系,社会科学院的历史系,自然科学院的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和生物系,以及师范部的语文、历史、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专修科。同时南昌大学文法学院教育系和师范部、河南平原师范学院生物系和清华大学、南昌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学院、平原师范学院部分学生也并入湖南师范学院,成为当时全国专业设置最多的师范院校之一,原湖南大学的历史档案全部交湖南师范学院保管,岳麓书院由湖南师范学院代管,原湖南大学校区以牌楼口、自卑亭至一院马路为界,划为南北两院,路南为中南土木建筑学院,路北为湖南师范学院。学院设立中国语文、历史、教育、数学、物理、化学、生物7系6科。

1954年1月,原湖南大学员工子弟小学、幼儿园改为湖南师范学院附属单位。1955年1月,长沙市第四中学(现附中)改为湖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1957年,长沙师专并入湖南师范学院。学院增设外语、地理两系,共设9系7科。

1960年为了支援湖南大学复办,师院从老湖大迁出,迁至长沙河西二里半,同时赠与湖南大学部分图书及动植物标本,两校以岳麓山坡下新老至善村、屈子祠、麓山门、凤凰山山脊为界,其以北及以东划归师院。

1961年9月,湖南艺术学院、湖南体育学院并入湖南师范学院,学院增设艺术、体育两系。

1962年1月,湖南大学的中文系、政治经济系并入湖南师范学院。

1963年,湖南大学生物系并入湖南师范学院。

1966年至1969年,因受“文革”的冲击,学校停止招生,1970年9月恢复招生。

1981年11月,学校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是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权的高校之一。

湖南师范大学(现名)

1984年9月,学校更名为湖南师范大学。彼时,学校共设立中文、历史、政教、外语、教育、艺术、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体育,共12系14个专业。1989年,学校改艺术系设立艺术学院,此后陆续将原有系全部调整、改设为学院。次年12月,学校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

1996年,学校成为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1999年12月,学校获得教授任职资格评审权。2000年,湖南省委、省政府批准学校建立人民武装学院。湖南师范大学人民武装学院系全日制高等本科学院,其前身为1993年创立的湖南省人民武装学校。同年4月,湖南教育学院与湖南师范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湖南师范大学。

2001年12月,湖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与湖南师范大学合并。湖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前身为1956年创办的湖南省政法干校,1984年改名为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1988年与湖南省司法学校合并。

2002年10月,湖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并入湖南师范大学,学校成立医学院。湖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前身为1911年创立的长沙雅礼护病讲习所,1914年更名为雅礼护病学校,1935年更名为湖南私立湘雅医学院附设高级护士职业学校,1951年更名为湘雅护士学校,1961年更名为湖南护士学校,1965年更名为湖南省卫生学校,1984年与省卫生厅干部进修学院合并为省卫生职工医学院,1989年建立湖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2004年,学校与湖南省人民医院解放军第163医院成立学校附属第一、第二医院。2007年,国家语委批准学校在俄罗斯喀山大学建立孔子学院。

2012年入选教育部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2013年获批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2014年4月,学校在湖南省人民医院(湖南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成立湖南师范大学临床医学院。

2017年9月,学校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同年,学校启动2017国家公派出国留学项目;次年9月,湖南师范大学成为教育部和湖南省人民政府重点共建“双一流”高校。

2019年3月,湖南艺术职业学院南院校区正式划转湖南师范大学。2020年9月5日,湖南师范大学与长沙市妇幼保健院校院合作共建湖南师范大学附属长沙市妇幼保健院。同年10月,湖南师范大学与湖南省委外事办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且学校获评“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和“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2021年4月20日,湖南师范大学与长沙市政府签署实施“三高四新”战略框架合作协议。同年4月25日,湖南师范大学地学博物馆湖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揭牌成立。同年10月,湖南师范大学加入长沙市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创新发展联盟

2022年2月,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同年9月,湖南师范大学等16家企业和高校共同发起湖南欧拉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联盟

2023年7月6日上午,湖南师范大学人工智能与精准国际传播研究院(人工智能与精准国际传播新文科实验室)揭牌。

2024年6月7日,湖南师范大学与湖南省胸科医院(湖南省结核病防治所)、湖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湖南省血吸虫病防治所)举行建设附属医院签约仪式。湖南省胸科医院成为湖南师范大学附属胸科医院,湖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成为湖南师范大学附属第三医院。8月24日,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部揭牌成立。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设有24个学院,开设招生本科专业94个,本科和研究生教育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2大学科门类。

学科建设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拥有6个国家重点学科,外国语言文学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建设学科”,9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哲学、生物学入选湖南省“世界一流培育学科”,发育生物学与生物育种学科群入选湖南省高校优势特色学科群,18个学科入选湖南省“十四五”重点学科。拥有2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3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以及2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现有教职工近3600人,专任教师23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欧洲科学院院士4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1人,国家级重大人才项目入选者52人次,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拥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者8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入选者9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者等36人、财政部“会计名家培养工程”人选1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湖南省科技领军人才8人,湖南省“芙蓉学者”奖励计划人选60人、“芙蓉教学名师”3人、湖南省重点引才计划人选35人、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选76人、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学科带头人”37人、湖南省“有突出贡献的社会科学专家”2人、湖南省“优秀社会科学专家”16人,湖南省“湖湘青年英才”支持计划人选40人,湖湘高层次人才聚集工程28人。

教学建设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9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9个,湖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6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0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9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9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6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3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5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

合作交流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先后同48个国家和地区的207所大学和机构建立合作与交流关系,开展人员交流、教学和科研合作,并分别与俄罗斯喀山联邦大学韩国圆光大学共建孔子学院;与俄罗斯下诺夫哥罗德国立格林卡音乐学院、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美国特拉华大学、德国柏林媒体设计学院、美国圣约瑟夫大学澳门镜湖护理学院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校拥有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教育部出国留学培训与研究中心和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美国研究中心等三个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进入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备案名单。

学术研究

科研机构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拥有省部共建淡水鱼类发育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石化新材料与资源精细利用、动物多肽药物创制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农业部鲤鲫遗传育种中心;3个湖南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拥有生物科学、物理学、中国语言文学和哲学4个湖南省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18个湖南省重点实验室,2个湖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1个湖南省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基地,1个湖南省种质资源库,1个湖南省双碳研究院,7个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和5个湖南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是湖南首批省级重点智库,拥有道德文化研究中心、“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与传播研究中心、生态环境保护法治研究中心等3个省级专业特色智库;拥有10个湖南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7个湖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5个湖南省“十四五”教育科学研究基地,2个湖南省社科普及基地,1个湖南省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入选首批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

研究成果

截至2023年2月,学校获2021年度省科学技术奖共有授奖项目(团队、人选)293项,其中杰出贡献奖1项、自然科学奖95项、技术发明奖25项、科技进步奖166项、创新团队奖5项、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1项。湖南师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创新团队奖1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湖南省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学校作为参与单位获湖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生命科学学院刘少军院士带领团队再立新功,“淡水鱼类遗传育种研究创新团队”斩获首个湖南省科学技术创新团队奖。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刘红荣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冷冻电镜三维重构算法研究与病毒原子结构解析”获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在学校党委和行政高度重视交叉科学研究的大背景下,体育、美术等术科学院的科学研究水平再上新台阶,取得新突破。体育学院郑澜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获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美术学院鲁雯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获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学术资源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图书馆藏书420余万册,其中古籍23万余册,订购各类文献数据库123个。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主办16种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其中全国中文核心期刊6种。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湖南师范大学校徽以湖南师范大学的首字母H和N进行创意简化组合,采用白色基底、红色条纹样式呈现,表现学校主体,具有鲜明的湖南地方特色。校徽也是一个“人”字,展现了学校以人为本、百年树人的办学理念,展示湖南师范大学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校徽同时也是翻开的书本,表现湖南师范大学教书育人、开卷有益的思想,具有鲜明的教育行业特征。

湖南师范大学标识标准色为“麓山枫红”,色值为:C20M100Y100K0;R200G22B30;PANTONEP49-8C;WEB:C8161D。

精神文化

仁爱精勤

“仁爱精勤”校训的主要内涵是倡导师范仁道,追求高尚;倡导爱人以德,追求和谐;倡导研精思覃,追求真理;倡导勤奋踏实,追求卓越。

2006年师大以“仁爱精勤”的新校训替代了原有的“勤勉严谨、求实创新、献身教育、团结奋进”老校训。1939年1月14日,《国师季刊》创刊号发行,学校确立的“仁爱精勤”校训在该校刊上正式发布。

勤勉、严谨、求实、创新。

校区情况

截至2023年12月,湖南师范大学共有5个校区,分别是二里半校区、南院校区、咸嘉湖校区、桃花坪校区、张公岭校区,总面积占地近3000亩,建筑面积133万平方米。

二里半校区

本部校区又叫二里半校区或北院校区,位于湖南省长沙市麓山路36号,是湖南师范大学本部,学校大部分专业的教学都集中在此,截至2023年9月,开设有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工程与设计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旅游学院、商学院、文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等19个学院,主要建筑有至善楼、腾龙楼、中和楼、木兰楼等楼栋。

南院校区

南院校区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河西麓山南路,南院校区为湖南师大艺术学院坐在地,截止2023年12月,音乐学院、体育学院、美术学院三个院系所在地,其中美术学院拥有美术楼、设计楼、专家楼、实验楼等教学、科研场所,总面积达2万平方米。

咸嘉湖校区

咸嘉湖校区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桐梓坡路371号,占地面积168亩,为湖南师范大学本部医学院和树达医学系所在地,其前身为湘雅护病学校。

桃花坪校区

桃花坪校区为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所在地,树达学院是由湖南师范大学举办,2001年8月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2004年1月获国家教育部审核确认的一所独立学院。

张公岭校区

该校区曾为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的办学地点,2020年,张公岭校区主体已搬迁至桃花坪校区。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校园环境

校园八景

岳王亭

岳王亭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湖南师范大学赫石坡岳王路西端池塘中部。长沙河西湖南师大旁、岳麓山脚下,有一个山岭叫赫石坡,坡不太大,却常有游客前往,大多是去岳王亭景区的。前有一坪,甚是宽阔,绿绿青草,掩饰了地面的苍白。前行十数步,坐落一屋,麻石廊柱、朱漆大门,门上一匾,书曰:岳麓英烈纪念祠。细读墙上碑文,才知是纪念长沙抗日会战的祠堂。

麓山忠烈祠

麓山忠烈祠是第三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麓山忠烈祠紧邻湖南师范大学景德楼(为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与马克思主义学院等三个学院的教学大楼),建于民国28年(1939年),是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总司令刘建绪为祭奠国民革命军第四军闽、浙、赣、皖四区绥靖共军阵亡将士,以及抗日战争阵亡将士,仿古建筑而建的忠烈祠,并非讹传前身为岳王(岳飞)庙。祠内大厅悬挂刘建绪所题“允武且仁”匾额,由书法家谭泽闿(已故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谭延闿之弟)书写。麓山忠烈祠与岳王亭、国民革命军陆军第七十三军抗战阵亡将士墓共同组成湖南师范大学校园内的“岳麓山抗战文化园”,为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校友情况

所获荣誉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